窑湾法庭:古镇法官的古训解纷
千年运河古镇窑湾,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于此,古韵悠悠,人文气息浓郁,素有“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法院窑湾人民法庭便驻地于此。该庭法官用活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巧借古训办案,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维护了古镇的和谐稳定。 弘扬“六尺巷”的礼让之德 抗日烈士遗孀张某曾受乡领导体恤,免费分得村内一河道养鱼,并沿河围起河堰植树,30多年来以此为生。2013年,由于该河岸的土地使用权被重新发包给王某使用,引起纷争,年逾九十的张某多次信访,并诉至法庭。 被告王某认为,自己持有土地承包合同,为合法承包;张某坚称,该土地是其维系生存的依靠,双方矛盾快速升级。 窑湾法庭受理该案后,经过一次开庭审理,发觉双方矛盾较深,于是决定抛开坐堂问案的传统形式,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巡回审理。同时,邀请村委会、土地等部门参与,协同处理。 在查明事实之后,审理法官认为,此案涉及土地权属争议,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但如果按照法律规定简单裁定驳回起诉,无法做到案结事了,势必会加深双方矛盾,于是,与相关部门责任人商议进行现场调解。 法官在做王某工作时,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向其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受到“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古训的感染,双方终于肯坐下来协商解决。 于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当场丈量土地,当场下桩标地界,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本来白热化的邻里矛盾纠纷,在多部门联合调处下快速解决,既保障了烈士遗孀的生存问题,又体现了窑湾古镇人的礼让之风,还有效化解了一起重点信访苗头,实现了“三赢”的办案效果。 在处理邻里矛盾纠纷案件时,窑湾法庭法官从不将判决作为第一选择,往往采用“情理法”并重的纠纷解决机制,积极邀请村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进来,以法为基,以情为线,以古人的传统处世之道感化双方当事人,最终达到“握手言和”的良好效果。 据悉,该法庭处理邻里纠纷调解结案率达96.6%。 标榜“家和万事兴”的传统家风 许老汉共育有六个女儿,生前随长女许某甲共同生活,父女、姊妹关系融洽。2010年许老汉去世后,几名子女因为遗产分割问题,多次纷争,经村镇民调组织多次协调,未果,姊妹情谊淡漠,形同路人。2017年,五个妹妹起诉大姐,要求分割遗产。 窑湾法庭受理此案后查明,诉争的财产既包括房产、树木等可分割财产,又包括自留地、承包地等政策性较强不便处理的财产。庭内法官会议研究后认为,决定加大调解力度,通过弥合姊妹间感情裂痕的方式,妥善彻底地解决析产纠纷。 承办法官不畏严寒,多次现场勘查诉争财产,经历了十余次“背靠背”“面对面”与当事人沟通疏导,讲法律、明事理、述亲情。尽管经历了调解后一方反悔的尴尬,但承办法官并未气馁,决定另辟蹊径,采取“教育+引导”的调解模式。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深入浅出地向六姊妹及其年青家庭成员讲起了古人的治家故事,将《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名言警句,运用到谈话中。通过生动的“家风课”,六姊妹最终理解了法官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达成了各方满意的调解方案。 “窑湾古镇人非常讲究家风伦理,法官在处理家事纠纷案件时,需要因人制宜,从道德上进行感化,比机械地裁判收益更大,所以法官要多掌握、多运用古人的智慧来办案,当事人会更加信服。”窑湾法庭负责人介绍说。 坚守“人无信不立”的担当精神 1月25日,央视《记住乡愁》系列节目讲述了窑湾古镇人的故事,展示了古镇人坚守信义、勇于担责的优良传统。作为常年扎根于这片土地的窑湾法庭干警,把责任意识根植于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深深获得了群众的赞扬和爱戴。 十多年前,被执行人陈某在外打工期间,曾向陆某多次借款,未还,陆某也曾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因陈某下落不明,且信息不太准确,其权益始终无法兑现。十多年后,陆某去世,其家属刘某为了完成陈某的遗愿,给法院写了一封信,询问案件能否有所进展或者解决。 承办法官收到来信后,当即与刘某联系,并承诺“我们会尽力,争取早日把钱给你执行到位”。 一诺千金。案件恢复执行后,承办法官做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工作。通过多次走访被执行人陈某的同村干群,请求公安协助查询同名、同龄人员信息,并寻求窑湾镇党委政府支持,终于找到了在新沂市区经营出租车和电动车销售的陈某。 这前前后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跑了十多个部门和单位,说不清找了多少群众打听。当事人刘某送来了锦旗和礼品,承办法官谢绝了,简单地回复说:“人无信不立,我们窑湾人是重承诺的。更何况让群众有获得,让自己多跑路,是我们的职责!” “尊敬的院长,感谢您培养了敬业、廉洁自律、认真负责的好法官……”在新沂法院院长办公室,不止一次地收到当事人对窑湾法庭法官的表扬信,一句句朴实的言语,均表达着他们对法庭干警的满满谢意。
|
关键词:湾 法庭 古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