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长城新媒体集团 邮箱:ccxmtfzpd@163.com

监管部门明确指引,盲盒经济已处于“最后的疯狂”?

来源: 法治日报  
2022-01-26 11:01:49
分享:

  2021年1月26日,中消协在其官网发布消费警示,直指盲盒市场存在四大主要问题。然而,一年过去,肯德基的“食物盲盒”赫然出现。

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的盲盒套餐。 资料图

  最近,关于“盲盒经济”的热点事件屡见不鲜。

  先是新华社报道,一些机构趁“盲盒经济”持续火爆,推出“图书盲盒”,内含图书数量不等,具体是些什么书,在购买、拆盒后才知道。新华社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图书盲盒”种类很多,大部分售价远低于所含图书标注的总价,甚至有6元10本、4元5本的极低价。不少消费者反映,“图书盲盒”里面的书大多质量不高,有滞销书清库存之嫌。

  此后,又有媒体报道,肯德基与盲盒销售商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引发抢购。根据销售规则,要想集齐整套玩偶,至少需购买6份套餐,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有消费者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还有消费者为“求娃”而购买“代吃”服务,甚至不排除将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丢弃。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批评肯德基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应当抵制。

  联想到此前媒体报道的针对未成年人的“卡牌盲盒”,针对单身青年的“脱单盲盒”以及针对宠物爱好者的“活体盲盒”等,人们不由得感叹“万物皆可‘盲’”。盲盒营销如此风靡,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盲盒营销遍地开花、问题重重

  拿“食物盲盒”来说,这种盲盒营销显然是一种“浪费式营销”。快餐食品属于限期使用的商品,按需购买、即时食用是这类商品的特点,通常消费者不会超量购买。然而,有了盲盒营销的诱导,购买“食物盲盒”者大多是为了盲盒,食物反而成为“负担”,不得不找人代吃,甚至将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丢弃。这就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虽然浪费的直接行为者是盲盒购买者,但2021年4月29日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这一条法规不是柔性倡导,而是刚性要求。肯德基用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从而造成无谓的浪费,是罔顾自身社会责任、罔顾国家法律的“顶风作案”。

  拿“图书盲盒”来说,这种盲盒营销则涉嫌消费欺诈。图书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必须讲究质量。然而,据报道,有读者购买的盲盒图书大多质量不高,有滞销书清库存之嫌,一些盲盒图书有折痕和错别字。图书虽小,却是精神之源、文化之本,关乎公共利益,再怎么放低身段,也不能放松质量要求,让劣质图书充斥市场。

  此外,“图书盲盒”是以贱卖制造虚假繁荣,因为大部分售价远低于所含图书标注的总价,甚至有6元10本、4元5本的极低价,出版社的利润从何而来?有业内人士算账,图书销售的成本包含图书本身的版权与印制成本、物流与人力的成本等,无论怎么算,都很难算出10元以下的正版图书如何拥有利润空间,更遑论1元图书哪怕去库存,也需付出一单3元到5元的物流成本。

  图书没有利润,会挫伤创作热情,降低图书整体质量。故有网友认为,“图书盲盒”是在“饮鸩止渴”。

  其他如盯上小学生钱包的“文具盲盒”“卡牌盲盒”,多推出限量、限时的盲盒,包含一些所谓“绝版”文具或玩具,引诱学生为自己的好奇心买单。而这些盲盒往往打造“系列”概念,让不少学生欲罢不能,更有甚者为此花费数千上万元。

  又如,装有小狗、小猫、乌龟、兔子等活体动物的盲盒,一方面会给小动物带来伤害,比如,有小动物在盲盒运输中受伤甚至死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检疫,无法提供动物的健康证明,消费者很可能收到带病带菌的小动物,埋下卫生防疫隐患。除了健康问题,这类盲盒售出后不允许退换,很可能让消费者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一年前中消协就曾发布消费警示

  无论是“图书盲盒”“食物盲盒”,还是“卡牌盲盒”“活体盲盒”,或者其他盲盒,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其销售与购买,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这会强化消费者对购买结果的预期心理,并使消费者可能偶尔能获得惊喜感,由此勾起一种赌博心态。

  据报道,在一些盲盒商家的设定中,一套盲盒玩偶分为“固定款”和“隐藏款”,“隐藏款”又分为“隐藏”和“大隐藏”,“大隐藏”相较于“隐藏”数量更少。这意味着,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集齐一套盲盒玩偶。

  一句话,盲盒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盲盒商品状况高度不透明、买卖信息极不对称,是对部分人群的赌博心态的迎合。更令人担忧的是,喜欢盲盒的消费者中还有不少未成年人,他们更容易受到神秘感的诱惑,受到未知带来的刺激,也更容易失去自控力。

  因此,有网友称盲盒是“掌握了人性弱点的恶劣发明”。也有网友认为盲盒就像是“潘多拉魔盒”。

  2021年1月26日,中消协在其官网发布消费警示,直指盲盒市场存在四大主要问题:商家过度营销,消费者易中套“上瘾”;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到手货品与宣传不符;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时有出现;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售后服务亟待改善。然而,一年过去,肯德基的“食物盲盒”赫然出现。

  在笔者看来,发布消费警示、点名批评,都还不够,中消协需拓展维权途径,以避免消费者因维权成本过高,而对盲盒埋下的“坑”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上海监管部门“跨前一步”将带来什么

  对于盲盒经济,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清理涉嫌违法的产品,打击欺诈消费者的失信行为,及时制定和完善监管规则,从盲盒的产品质量到销售方式再到抽取概率都要有监管细则,并在这一新兴市场依法用好、用够、用足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管等权限,以消除盲盒经济乱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市场会失灵,监管不该失灵,无论哪种商业模式,都要让企业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和索赔权。

  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这是全国省级层面推出的首份盲盒经营相关指引。其中包括: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流通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进行销售;盲盒内商品实际价值应与其售卖价格基本相当,单个盲盒的售价一般不超过200元;不得开展天价炒作、过度营销、饥饿营销;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确认监护人同意……除了这些“硬”举措,监管部门也将跨前一步,从事后监管转向预防式监管。

  让盲盒经济告别“盲目经济”,全国各地都需要上海这类“合规指引”。笔者期待,盲盒经济早日还原盲盒原本的娱乐属性,以及合理的商品属性。

  当然,不管是哪种盲盒,消费者都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能沉迷其中。有网友说得好:“小买怡情,大买伤身,爆买灰飞烟灭。”(何勇海)

关键词:监管,盲盒责任编辑:郑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