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景点文物“砸钱”之风,真的没法治吗?
法制网评论员 刘丹 近些年,向景区“砸钱”这种“特色”祈福行为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景区古迹变成了“功德箱”、“许愿池”,文物们被迫住进了“金山银山”。趵突泉的泉眼变“钱眼”、青海塔尔寺内石头变成“纸币墙”、甚至博物馆内的恐龙化石展柜也未能幸免……胡乱扔钱导致环境破坏和文物损毁的例子不胜枚举。 随着暑期临近,早已被扔成“钱山”的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峰塔遗址再次掀起“吸金”高潮。雷峰塔和地宫遗址四周的玻璃幕墙被硬币砸得叮当作响,排长队寻找最佳投币地点的人们乐此不疲,可玻璃幕墙上方滚动播放的当年挖掘保护雷峰塔地宫的纪录片却很少有人仔细观看。对此,景区管理人员表示非常头疼但也很无奈。 在中国,扔钱祈福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里,就记载有当时的人们喜欢往泉水里扔钱之举。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向景区的文物区“砸钱”?许愿祈福者有之,传承习俗者有之,从众跟风者亦有之。前两者的出发点无可厚非,我们不能排除一部分扔钱者确实把文物当成“圣物”,有着虔诚且强烈的精神寄托。尊重每个人的信仰是现代社会应有的包容,但是文明祈福和文物保护意识必须是最基本的前提。扔钱祈福,不但容易损坏文物,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长期的清理负担;相比之下,有着游戏心理的从众跟风者之举则令人痛恨,不但有悖景区开放参观的初衷,也有悖于文明旅游的理念。而且,如此随意投掷钱币,更有对人民币不够尊重之嫌。 规范文明祈福、合理掷币的行为,观念意识的转变才是关键,人们应当在保护文物和景区环境的前提下图吉利、求平安。试想,如果所扔硬币不幸损坏了文物,结果不正好与所祈之福相反吗?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老太太朝飞机发动机里投硬币祈福”事件或许正说明了这一点。很多人嘲笑老人迷信、不懂常识和法律,其实那些随意向文物扔钱的人与这位老人的行为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 从法律层面讲,我国对景区和文物保护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例如,《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景区对扔钱祈福行为多持“不鼓励,不禁止”态度,个中缘由,显而易见——狂热的扔钱者客观上的确为景区带来一些收益,但这些与维修文物的高额成本相比,恐怕得不偿失。 那么,针对任性“砸钱”的行为真的无计可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制度和措施及时跟进。景区不妨设置专门的扔钱祈福地点,宣传引导游客文明祈福,同时对随意“砸钱”行为予以重责重罚;国家也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让景区不再“头疼”,文物不再“挨砸”。而把钱投进募捐箱帮助真正有困难的人,恐怕也要比“砸钱”图吉利有意义得多,相信也会带来更多福报。 |
关键词:景区,祈福,治安管理处罚法,文物保护单位,景点,没法,头疼,许愿池,圣物,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