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少些矛盾纠纷
“邻里有了矛盾纠纷,我就是看不下去,看着两家人在那里掐来掐去,我心里也跟着别扭。”刘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刘伟是山东省淄川县寨里镇的一名专职调解员。在寨里镇,有另外两名调解员同刘伟一样家喻户晓,她们分别是来自该镇北佛村的王翠美和东井村的郑爱芬,其中年龄最小的郑爱芬也已经52岁了。因为有着满腔调解热情和出色调解能力,她们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作“热心大妈”。 今年2月,刘伟成功调解了一起抚养纠纷。原来,寨里村村民张希英1992年从寨里铁厂捡到一名女婴,为其取名张苹(化名)并抚养至今。张希英一直怀疑当年张苹是本村村民张天兵所弃,因此多次向张天兵索要抚养费,而张天兵对此却始终不承认。20多年来,双方多次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今年1月,张希英来到寨里镇司法所调委会反映情况,调委会安排刘伟进行调解。为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刘伟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委托鉴定机构对张天兵和张苹做亲子鉴定。后根据鉴定报告,张天兵与张苹并没有亲子关系。张希英遂意识到这20多年来一直对张天兵存在误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既往不咎。 据介绍,三位“热心大妈”从2012年11月开始受聘为调解员,至今调解、登记存档的重大矛盾纠纷已有100余起。“很多是婆媳不和、夫妻斗嘴、老人赡养等这样的小矛盾、小纠纷,当天反映,当天就能调解完。”寨里镇司法所所长白梅告诉记者。 按照分工,寨里镇分为东、西、中三大片,由三位“热心大妈”分片区负责调解工作。如果遇到疑难、重大纠纷,三人则可以全部参与、共同发力。 谈及化解矛盾纠纷的诀窍,王翠美告诉记者:“老百姓最在乎的就是一个字——理。调解员得先弄清楚谁占理,然后用道理去说服双方都作出适当的、各自能接受的让步。但总的来说不能让占理的人明显吃亏,这样调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在与三位大妈恳谈时,刘伟还讲起了自己的一件趣事。2012年她乘车时看到一人不小心踩到另一人脚上,双方当着满车人争执起来。刘伟马上走过去帮着劝和。此时,踩别人脚的人冷不丁对刘伟说了一句:“你管得着吗?”刘伟马山说:“你这事儿还就我能管着。”说完,她从自己包里掏出了淄川县司法局发给她的调解员证。最后,刘伟说得两个人都不好意思了,踩别人脚的人也连连道歉,一场公交车上的小风波就此打住。 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三位大妈都表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矛盾纠纷。 刘伟说:“我还想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加入到‘热心大妈’队伍中来,因为社会需要我们,咱老百姓也需要我们。” |
关键词:矛盾|纠纷|调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