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 8批次不合格
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 11月16日,河北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今年第5批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本次抽检共检出不合格食品8批次,不合格食品主要为粉条、粉丝、马铃薯淀粉等粮食制品,不合格原因为菌落总数、铝的残留量超标。 8批次不合格食品全部集中于粮食及粮食制品大类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水果及其制品等4大类,共抽检样品366批次,合格358批次,不合格8批次。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抽检不合格的8个批次的食品全部集中于粮食及粮食制品大类。本次抽检的粮食及其制品主要包括小麦粉、大米、挂面、方便食品、淀粉和淀粉制品、速冻面米食品及其他粮食加工品。抽检项目包括粮食及其制品中铅、汞、砷等重金属,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以及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指标等47个指标。共抽检粮食及其制品样品178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数为8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铝的残留量。 河北省食药监局已责成各相关设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及相关单位依法处理。 菌落总数、铝的残留量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我国日常膳食中的含铝食品对一般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的消费者应予以关注。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
关键词:不合格食品,样品,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