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法制频道>>社会万象

专家:司法改革员额制是自我革命 是险棋也是高棋

来源: 法制晚报 作者: 2014-08-15 15:5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专家回顾我国法院改革三个五年计划 建议用司法公开防范腐败滋生

员额制是法院一场自我革命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在一次演讲中,用三个典型事例对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当前司法改革从员额制切入是一场自我革命。

我国法院改革“四五纲要”已于日前出台,新一轮法院改革正式启动。季卫东表示,司法独立只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司法公正的充分条件。以司法独立为基础的司法公正,还需要一系列具体的配套制度作为保障。如强调程序公正、法律推理、审判公开、律师辩护等。

适当的监督总还是必要的,律师就是最好的监督者。有人担心律师与法官有可能互通声气,蜕变成利益共同体。要防止这样的趋势,必须彻底推行司法公开。如果这些配套制度都建立和健全了,腐败就缺乏滋生的土壤、蔓延的余地,那些叠床架屋的司法监督制度也就不再需要了。

季卫东说,最近围绕司法改革试点方案的一些出乎意料的反应却再次提醒我们,问题确实很复杂。新一轮司法改革加大了力度和进度,直接从员额制切入。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人事问题都有高度的敏感性。尤其是大幅度裁减法官、检察官的编制,势必引起强烈的反弹。谁该留在三分之一的新序列里?其余三分之二何去何从?还有,司法责任制会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司法独立来了,为什么法官却不敢要?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困惑。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着高棋。然而究竟谁该留在序列中享受比较优渥的待遇?实在难以做出决定。这样遴选,对于负责推动这项工作的法院行政负责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自我革命,也是对自我检验司法公正度的一次挑战。(记者 纪欣)

回顾 从流程管理、电脑量刑到舆论监督

1999年法院改革第一个五年计划,创造了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其特征是对审理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监控,形成了一种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的监控体系。

2004年公布的法院改革第二个五年计划出现另一种做法——干脆把裁量权完全排除掉。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山东省试行的电脑量刑。在审理案件时,把立案内容输入软件系统,就可以得出一个判决初稿。

舆论监督在司法改革的三五计划期间,尤其是2009年之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最初人们试图通过舆论来监督司法权,最后却发现审判不断被舆论所左右。整理/记者 纪欣

关键词:司法改革,司法公正,员额,司法独立,司法公开,法院改革,革命,法官

责任编辑:景一鸣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