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法制频道>>社会万象

社交软件成少年贩毒新渠道 软件购毒快递贩毒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2014-06-20 10:1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手机摇一摇,不但能找到朋友,也许还能找到毒品。朝阳法院通过对近年来未成年人涉毒犯罪进行分析发现,借助于微信、陌陌、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和快递运输渠道的便捷,毒品购销越来越方便和隐蔽,一些未成年人逐渐成为贩毒案件的“主角”。

东东(化名)原是北京某艺校在校生,2013年某月,他偶然在网上发现“小超”的QQ签名写着可提供“hush(大麻的一种)”。东东很好奇,他加小超为好友。两人通过聊天谈妥毒品价格——每克200元。东东给小超的账号汇去1200元。3天后,小超通过快递给东东寄来6克大麻。

此后,东东将自己的陌陌签名修改成“可提供hush”,没多久就有人主动和东东联系购买毒品,出价300元一克。东东卖出3克大麻。尝到甜头的东东此后多次从网上购买毒品,通过微信和陌陌联系下家贩毒。最终,东东被警方查获。

据办案法官介绍,去年审理的4起涉毒案件,3起都是未成年人通过社交软件购销毒品。法官分析,2013年像是一道分水岭,之前大部分涉毒案件都是成年人当头目,未成年人并不掌握毒品的来源以及上下线的联系,只充当“马仔”,利用未成年身份掩人耳目进行接头交易。但2013年以后,此类案件发生明显变化,已经审结的3起案件中,两起是未成年人单独作案,另外一起是两名未成年人共同作案。

法官认为,涉毒案件中未成年人角色由配角变成主角,关键在于QQ、陌陌、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和运用,青少年对网络应用极为敏锐,利用手机软件这个新渠道逐渐掌握毒品来源和购销链条,而快递也为购销毒品的运输提供便利。买卖双方完全不用见面,通过聊天和快递就能实现毒品买卖。同时,这些软件不用实名注册,未成年人反复注册新账号进行犯罪,隐蔽性很高,给案件查处增加难度。据公安机关统计,与2012年相比,2013年通过物流、邮包贩毒案件上升了63.6%,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吸毒、贩毒,通过互联网组织策划、通信联络和指挥毒品犯罪的趋势十分明显。

法官建议,相关部门应净化网络、手机运营环境,清理快递寄毒。网络及程序运营商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检索系统内的各种违法犯罪信息,采取删除信息、封存账号、实名注册等手段净化运营环境;快递公司应提高技术手段、规范行业自律,尽可能加大对可疑物品的筛查力度。软件运营商应与公安机关建立联系机制,一旦发现违法犯罪信息,及时通报公安机关。(记者 刘可 通讯员 陈法)

关键词:软件,东东,贩毒案件,未成年人,快递公司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景一鸣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