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法制频道>>热点聚焦

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案例·十大优秀成果系列报道二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20 13:2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网络虚拟财产也可以像汽车一样上保险

 

  3月25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上,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布了10项“优秀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成果”。本报3月29日报道了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3个案例,本期再推出2个案例。通过分享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以期促进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民生银行

  支持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和上市

  2011年12月,中国民生银行(以下简称“民生银行”)设立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这是国内首家在总行层面成立文化产业金融专营机构的银行。这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文化产业的“总—分—支行”体制,在事业部体制下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研究、营销、评审、风控团队,集合全行业务资源,专项考核文化业务指标,综合采用信托、理财、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产业链资源整合以及由专业团队提供的高效投资银行服务。

  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运行两年多来,在探索为文化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3年末,已为文化企业提供了150亿元的授信支持,服务文化企业客户400多户,包括小马奔腾、博纳、乐视、漫奇妙、万豪、盛唐时代等一批行业龙头行业,授信额度及客户数量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副总裁万晓芳的体会是,文化企业和金融对接依然有难度。

  万晓芳分析,对接难的原因要从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两方面来看。作为商业银行来说,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行业特性认知的专业性不够,传统商业银行以往的金融产品大多针对传统产业设计,面对轻资产的文化产业,很多银行认为文化企业承贷能力不足。但万晓芳恰恰视轻资产是文化产业的特点而非弱点,另辟蹊径为企业设计以现金流为工具进行融资。

  “文化产业融资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的专业性,需要突破传统银行产品在期限和金额方面的局限,来匹配项目的实际需要。民生银行专门成立专业的经营机构,就是要通过专业化的运作,提高文化金融的创新能力。”万晓芳说。

  除了提高对文化产业特性的认识水平,万晓芳认为,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能够对企业现金流进行金融化。“我们能够看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突破以实物资产判断企业资产实力的观念,更强调企业是否具有能支撑未来可持续现金流的无形资产,如企业的领军人物、核心团队、行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及企业文化等。”万晓芳说,“我们不是单看项目,也会看在细分行业中企业发展的成熟度,重视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及投后或贷后的管理。同时,我们还会了解企业订单合同带来的未来现金流情况、项目进度和资金投入的匹配度,甚至企业在银行的对账单和流水。”

  另一方面,从文化企业角度来看,文化与金融对接难,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借力金融实现快速发展的经验不足,未能恰当地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做好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的准备,同时因为融资经验少,遇到的周折影响了融资信心。

  万晓芳解释,目前,我国90%的文化企业是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现金流比较弱,资金需求较大,但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机会较少,主要还是靠自身积累或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万晓芳建议,这类小微企业也应在银行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这样可以逐步增强自身的基本融资条件,达到银行信用的积累。

  目前,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济南设立了分部,同时也为民生银行下属的36家分行提供专业的文化金融审批通道服务。万晓芳介绍,去年,该事业部主要聚焦于文化旅游、影视、艺术品等行业,探索了不同的融资模式。

  比如,民生银行探索的影院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某院线向二三线市场扩张的战略布局,给予3年期7亿元授信,支持其新建120家影院。利用民生银行“跨行宝”工具,以影院未来现金流归集为风险控制手段提供金融支持,为影院提供涵盖“影院资金归集+影院建设资金支持+品牌合作”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了企业现金管理、资金需求和品牌推广等多种需求。

  此外,民生银行还探索设立了2亿元的紫砂艺术品基金,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方式支持某企业以其收藏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做抵押,购买一批技艺精湛且较有潜力的中青年工艺师的紫砂作品,采取引入专业拍卖公司合作,到期融资人回购紫砂艺术品的方式,探索了艺术品融资的创新路径。

  “未来,我们将在提供融资服务之外,继续支持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和上市。一般银行主要承担的是企业的财务杠杆角色,我们将更多地承担资源杠杆的角色。”万晓芳说。

  人保财险

  网游虚拟财产如何上保险

  近年来,网游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网络游戏已成为中国网络行业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但同时,虚拟财产损失的风险也是网游产业常年的痼疾,更是影响玩家人气的关键所在。游戏账号、装备、道具等虚拟财产的盗窃案件层出不穷。

  然而,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特别是其没有任何物理形状、外观的特性,使得虚拟财产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网游虚拟财产在发生丢失、盗窃等意外情况时,受害者往往因为保障制度不全、立案手续繁杂、追回手段有限等原因,难以减少或挽回损失。所以,纵使你在网游的虚拟世界中如何英雄了得,但一旦遭遇上述意外,在现实世界中很难追回损失。那么,网游虚拟财产可以像房产、汽车一样上保险吗?

  去年5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联合中国网络游戏服务网5173,创新性地开发了一款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险产品并成功投放市场,这是国内首款针对虚拟财产损失的保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游玩家头痛已久的痼疾。这款保险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为73万人次网游客户提供1.46亿元虚拟财产风险保障。

  事实上,随着网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潜力早已引起保险界关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游交易市场的日均虚拟财产交易金额超过5000万元。而60%以上的网游玩家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安全性心存忧虑,40%以上的网游玩家有过网络虚拟财产丢失的经历。面对着数亿用户的市场规模,对虚拟财产上心的保险公司也不在少数。

  但网游虚拟财产的存在依托于复杂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方面有着不同于实体标的的显著特点,因而在保险产品设计、费率厘定、核保、理赔、风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不少保险公司对这一市场垂涎欲滴、却望而却步的现状。一些保险公司也曾试水虚拟财险,但效果都不理想。

  人保财险此次推出的网游虚拟财产保险,在产品设计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试运营,最后选择了虚拟财产风险相对可控、保费支付简便的交易环节作为保险试水突破口,并首次将投保人及被保险人设定为网络游戏玩家,明确了网游虚拟财产归属权属于玩家。

  该产品主要保障网游虚拟财产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卖家的恶意行为导致保险标的被卖家找回、或被运营商收回、或被封号导致被保险人的直接损失。

  人保财险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助理、高级经济师杨慧晶说:“我们与5173游戏网站平台合作,直接将保险产品接入平台,玩家不用像为线下有形资产买保险那样进行保险签单、缴费、送单等,所有流程都可以在游戏平台上进行,实现一键投保,同时,理赔也在网上进行,做到一键理赔。这实现了互联网思维下的保险业务创新。这款产品上线后,日均投保人次超过5000,受欢迎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这也说明网游玩家们迫切需要一款真正保障他们利益的保险。”

  杨慧晶介绍,目前该款产品的承保已实现100%一键承保,客户报案后,一经游戏运营商核实,可实现即时赔付,且赔款也实时到账。“客户体验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采取即时赔付的方式,即损失确认后可在1分钟内赔款到账。损失确认的过程一般也在一天之内。”

  另外,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风险控制,杨慧晶坦言这正是虚拟财产保险的主要难题。“保险业是以风险为标的行业,对于风险的管控十分重要。我们这次与5173平台签订了排他性合作协议,获得大量数据,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规避了风险失控问题,有效地控制了网络金融的不确定性。”杨慧晶表示,该产品的出险证明也需要游戏运营商的协助,目前大部分运营商都能给予我们全力配合,下一步我们将与更多的运营商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其累计提供保险风险保障3.7万亿元,服务文化企事业单位3.6万余家,签单数量达15.8万笔。2013年,服务文化企事业单位1.6万家,承担风险保障9516亿元,实现文化产业保险保费收入4.58亿元,保费规模同比增加11%。其中,公司采用文化产业保险专属产品累计承保文化企事业单位1024家。

  在这3年的试点过程中,杨慧晶的体会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稳健经营理念,保险需求不足,投保动力不强,保险支付能力不够。此外,传统保险业务也面临着与文化产业对接不畅的问题。“文化企业具有风险高、轻资产、企业管理不规范、经营波动性较大的特点,普通的金融保险产品不能有效对接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需求。”

  对此,杨慧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制定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等方式,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和保障需求,扩大文化产业保险的整体覆盖范围,整体规划和建设文化产业风险保障体系,从而使更多的文化活动主体加入文化产业保险服务网络,获得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同时,保险公司也要不断丰富和推出新的更具针对性、专业化的文化产业保险产品。保险、银行、证券等整个金融板块协调推进和整体配合,搭建文化企业统一金融服务平台,以统一平台为依托,建立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客户共享机制和业务对接机制,实现保险保障与银行授信、企业投融资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案例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张文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