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破获首例微商售假案 查获大量高仿名牌(图)
被查获的153件假冒伪劣奢侈品。 “澳洲UGG代购,今年新款”“专柜同步版,秋装重磅出击”……近一年来,微信朋友圈演变成“购物圈”,“微商”越来越多。李梅和王嘉也是其中一员,今年3月两人合伙开了一家名为“Vicky Studio”的微商店,自称提供各种高仿的名牌奢侈品手袋、腕表、服装等。本月17日,成都市温江区公安分局将两人挡获,在他们的仓库中发现了大量假冒奢侈品,涉案总金额接近40万元。30日,警方发布消息,两人已被刑事拘留,这也是全市首例微商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被刑拘的案例。 事件/ 假货名片发给民警微商店主现形 今年9月,温江区公安分局一位民警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微商“Vicky Studio”销售名牌奢侈品等。“民警加了这个微信号,发现他们朋友圈里都是卖奢侈品的,就佯装买家跟店主攀谈了起来,并提出想先去验验货,”经侦大队民警说,经过一个月的侦查,警方最终锁定李梅和王嘉在温江某小区内租用房间当做实体店销售和仓库储货。 该民警回忆,那间“铺面仓库两用”的房间大约有100平方米,客厅里有货架,上面摆放着各种奢侈品货物,供客人选购,其他货物堆在卧室。本月17日,警方在仓库内将李梅和王嘉挡获,现场查获的奢侈品货物就有153件。 目前,李梅和王嘉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刑事拘留,涉案总金额将近40万元,这也是全市首例微商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被刑拘的案例。 卖17万货物 利润就有近10万 据民警介绍,30岁的李梅曾开过服装店,又在全国某知名品牌旗下做品牌代理,对穿着打扮都有独到的见解。今年3月,赶着微商的流行风暴,李梅和好朋友王嘉合资开了一家名为“Vicky Studio”的微商店,提供各种高仿的名牌奢侈品手袋、腕表、服装等。 每个月,王嘉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新货的图片、品牌、款式等信息。为拓展生意,两人印制了不少宣传卡片,在温江区很多小区进行发放,再加上这些仿制奢侈品价格低廉,这家微店很快火了起来。 在两人的工作电脑里,警方发现了3月到9月以来,这家微店每个月的进出货详情记录,货源主要集中在广州一带。在清单上,记者看到某品牌的一款粉色手提包的进货价格为590元,但销售价格则达到了980元。以这份清单的记录来看,短短半年时间,两人就已卖出了17余万元的货物,利润约在10万元上下。 工商/ 查处存在难度 行业管理尚不完善 微商作为新兴产业,行业监管尚不完善,在执法上也存在一定难度。“必须要锁定人、货、交易记录,才能确认是不是违法行为,”温江区工商局工作人员说,现在微商交易多为“私人定制”,基本不会囤货,而且也没有成交记录,“所以要人赃并获很难,即便是有货物,也必须要商标所有人进行辨认,确定其为假冒伪劣产品,我们才能查处”。 律师/ 微商要诚信经营 莫钻法律空子 随后,记者就此咨询了北京安博律师事务所成都分所的律师钟洁。钟洁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买、网上卖,微商成为销售份额不断扩大的购物方式,但在行业监管和法律规范上仍较滞后。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法律规范,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因此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专坑熟人、无法提供票据等情况时有发生,”钟洁表示,只有加强立法,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有效的网络销售监管系统,才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经济秩序。 而对于“蜂拥而入”的微商,钟洁建议商家应该诚信经营,保证进货渠道的合法性,销售正规合法产品,改善售后服务,“千万不能为了贪便宜,钻法律空子,否则很有可能构成犯罪”。而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应该保留交易凭据,一旦发生纠纷,才有定责依据。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茹丹实习生张雨儿摄影报道(李梅、王嘉均为化名) |
关键词:微商,高仿,UGG,李梅,破获,王嘉,首例,查获,vicky,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