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收药企8.2亿赞助 点名三个月无整改
一年内召开160个会议,收取医药企业赞助费8.2亿元—审计署6月公布的对中华医学会的审计报告曾引起关注。然而,3个多月过去,却一直没有中华医学会的任何整改信息。一串疑问待解:巨额赞助费到底去哪儿了?医学会是否在药企与医院、医生间充当“掮客”? “赞助去哪儿”总成谜 中华医学会官网上,一份今年的学术会议计划显示,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以及培训班等,共计350多个。 过去,中华医学会不少会议网站上都有招商手册,一般将合作伙伴按费用分为白金、金、银、铜4个级别。不过,记者点击近两个月新发布的会议通知却发现,不少会议网站上的招商手册都“悄然消失”。 “药品企业赞助学术活动并不是中国的‘发明’,而是国际通行惯例。”广东省一位医学专家告诉记者,美国的心血管年会、糖尿病年会每年上万人参加,资金都是医疗相关企业赞助的。“这些赞助费用主要用于会议的正常学术交流和开支。”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外,行业协会的财务比较透明,会议赞助也是公布收支、专款专用。中华医学会之所以被引发质疑,正是由于天价“赞助费”究竟用向何方,账本并未对外晒出。 药企求之不得 “医生通讯录”成赞助“诱饵” 场内是严肃的学术研讨会,场外却是热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促销台—这是一些医疗行业学术会议的共有场面。 “能够赞助这些学术会议,对药企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有些厂家还轮不上。”湖北一家药企负责人说,通过赞助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是药企结识各大医院科室主任的捷径,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混个脸熟也更好办事。 中华医学会办的基本是学术性会议,有许多医生参会。正如审计报告所指,提供“医生通讯录”成为吸引赞助的砝码。 在6月被审计署点名后不久,记者曾匿名向中华医学会的工作人员询问:赞助是否能拿到参会医生通讯录?对方表示:“学术会议的通讯信息是基本的赞助回报,怎么会没有呢?” 一位医药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外,不经允许不可以对外公布个人信息。但在国内参会,主办方通常会“贴心”地准备一份册子,公司名称地址、参会代表职务、手机号码、电子邮箱,一应俱全。 广东省律师协会医疗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儒亮分析指出,如果依据学会与药企达成的合法协议,药企赞助的会议需制作专家通讯录进行内部交流,药企的赞助费部分体现在通讯录制作支出上无可厚非。若把含个人信息的通讯录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轻者可能是民事赔偿,严重的则涉嫌触犯刑法。 “灰色生意经”待澄清 公开透明才能消除质疑 作为一个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中华医学会利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获取医药企业赞助的做法被称为“灰色生意经”,受到广泛质疑。 “一些医药企业通过送钱的方式影响医学会,医学会利用准公共机构的权力影响医院和医生,建立一个完整的链条。”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说,巨额费用不仅加重了公司负担,也可能直接或间接抬高药价。 即使目前尚无法律限制能不能接受赞助,但学会应该把赞助费公之于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认为,在拿到赞助费的时候,不能损害公众的利益,透明是最好的选择。“焦点并非是否可以收企业赞助费,而是如何收、如何用,能否经得起审计。” 专家认为,一方面明确标准,什么钱该收、能收多少;另一方面晒出账本,总共收了多少钱,用在了哪里。只有这样,方能消除“借会聚财”的嫌疑。 (据新华社) |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赞助费,通讯录,月新,诱饵,医生通讯录,学术会议,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