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逢节必禁”折射反腐常态化
□张 博 距离中秋佳节尚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少商家才刚刚开始投放广告预热“月饼市场”,中央整治中秋送礼风的大幕便已拉开——10日,中纪委出台禁令,严禁公款送礼,并在官网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邀群众举报中秋公款送月饼、礼券等行为。中纪委表示,从8月10日起,每周对违反规定者点名道姓曝光。 观察分析中纪委等部门此次严禁“公款送月饼”的各项举措,有许多特点引人注目。比如,相较于往年,今年严打“月饼腐败”的预警信号释放得更早:去年中秋节前,官方曾在两周内连发三道禁令,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而今年早在7月份,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就印发通知,要求国家机关中秋、国庆节假日不得送礼、宴请、旅游、发放财物卡。再比如,今年群众举报的渠道更加多元化:除了以往的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中纪委网站还开通了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每月e题互动专栏,请大家揭露遇到的、见到的“四风”问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又一次佳节来临之前的又一个“节日禁令”!“逢节必禁”凸显出这样一个趋势——反腐走向常态化。 如果把目光放在更长的一个时间段上,就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反腐走向常态化,既不仅限于严禁“月饼腐败”,也不仅限于“逢节必禁”: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每一项党内规定、每一次党政机关制度改革,都透出对公款消费行为严格管理的意识。比如,从2013年中秋、国庆到2014年元旦、春节、“五一”,每个重要节日前夕,中纪委等部门都曾多次下发严令,狠刹公款送年货节礼、公款旅游之风;比如,从整治贺卡挂历到严查天价粽子,从明令“节俭办晚会”到“禁入私人会所”……一系列连续不断的“组合拳”,表明了中央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显示了多领域反腐渐成常态的趋势。而一宗宗被处理曝光的案例,更是有力地说明:常态化反腐之下,越雷池者“落水”正在成为高概率事件甚至必然。 “逢节必禁”为何会成为一个规律?在笔者看来,一则是因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许多不良风气积习甚深,治理起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往往是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二则是因为一些人妄图通过过年过节的“人情往来”搞变通,让腐败行为从明处躲向暗处,穿上各色“隐身衣”。如此,在重要节假日这些时间节点上常态化地对腐败亮剑,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从表面上看,“逢节必禁”针对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点”,治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标”,但事实上,只要紧盯关键节点步步推进,使每一个敏感而关键的“时间窗口”都能实现干净、透明,就必将连点成线、扩线为面,积小胜为大胜,使政风清廉、干部廉洁固化为常态。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过后有国庆,国庆过后有元旦,元旦过后是春节……中央驰而不息地抓作风、反“四风”,密织反腐制度之网,常敲清正廉洁之钟,可谓用心良苦。总之,透过“逢节必禁”我们应当看到,作风问题无小事,一时一刻也不能松弛懈怠,而严厉反对腐败、常态化反对腐败,更将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
关键词:常态化,逢节必禁,四风,中纪委,隐身衣,时间窗口,月饼腐败,反对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