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产报》遭一家三口掌控 实施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管理 除去对专刊的管理混乱,特产报主报内部也几乎是一个家庭式的管理模式,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为是“家庭办报的代表”。 现年64岁的刘真是这张报纸的绝对核心,她已经在特产报当了18年的总编辑、19年的社长。在停刊整顿之前,她的女儿崔铭担任总编辑、副社长,刘真的丈夫崔世杰则担任经济新闻部主任。 刘真经历过上山下乡,做过集体户户长、大队革委会委员、大队妇女主任、公社后备干部,并一度担任中国经济新闻报社吉林记者站站长,她被特产报的诸多下属认为“很强势”、不太能听进去意见、会跑关系,是“社会活动家”。 1992年,刘真离开中国经济新闻报社吉林记者站,开始在吉林筹办特产报。几位较早参与报社工作的员工回忆,与在筹办初期,特产报尚未最终定名,所使用的也是吉林刊号,经过刘真的四处活动,最终才获得“中国”字头,并从吉林迁到了北京。 前述离开的副总称,每年全国两会,刘真都会积极参加并和领导合影,之后放大印在报纸和画册上。特产报创刊10周年时,整个一版通版都是刘真和领导人的合影。 特产报的内部管理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很多职务的任命都是刘真口头宣布即可。一位报社老员工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特产报社里有一种说法叫“一支笔”,即刘真的一支笔决定一切,刘真的女儿崔铭,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提拔为了社长助理。 在特产报的复刊申请书上,崔铭被描述为,1999年7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到农业部主管的中国农机安全报社工作,2000年9月,崔铭放弃原工作,进入了特产报社。 复刊申请书称,崔铭“先后任编辑、记者、采访部副主任、主任、社长助理、副总编辑等职务”,是“原主管主办单位和产业报协会、报社多年培养的年轻干部”。 但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的崔铭毕业证书,实际上是一张由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法律专科毕业证书,查询该毕业证书编号,崔铭的毕业时间应该为2000年12月。 根据崔铭《领取记者证情况表》上的简历,崔在2002年1月,即毕业一年零一个月以后,就开始担任总编助理一职。如果按照复刊书的说法,这意味着彼时25岁专科毕业的崔铭,在毕业一年后就已经走完了编辑、记者、采访部副主任、主任的历练。 一位曾不满刘真家族式管理,后来离开报社的副总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崔铭很早就作为编辑在报社工作了。她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就以实习的名义在报社熟悉业务。后来刘真就要提拔女儿做副总编,我当时觉得这样做不合适,便跟刘真提出建议,说崔铭应该再锻炼几年,等她水平得到大家认可时再提拔她,这样做水到渠成。否则明显违反了干部管理原则,变成‘家天下’管理,容易引起大家不满,而且对崔铭的自身成长也不好。” 但根据特产报复刊申请中的说法,崔铭“从基层干起,培养考核多年,政治业务素质较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在2012年被任命为总编辑,任命是“组织行为”。 复刊申请中,特产报社称刘真的丈夫崔世杰并未在报社领取过工资,或有任职,只是在两会时来帮过忙。但崔世杰《领取记者证情况表》上的简历显示,他是2007年5月加入中国特产报,并以中国特产报经济部主任的名义于2010年取得记者证。 前述离开的副总称,刘真经常以自己家人工资也很低为由抵制加工资,但财务大权都在刘真手上,并没有人能了解报社钱款的去向,“报社很不正规,家族管理太严重,这最终让我离开”。 在去年被吊销出版许可证之后,中国特产报社已经不复存在,员工们已经各奔东西,危险的生意也无法继续。而在这家报社几经变幻的最后一处办公地点化工大厦里,鼎盛时期的八间办公室只剩下孤零零的一间了。 “早该倒闭了”,如今已经离开北京的那位前副总说。 另一位此前的报社中层,则在交流中更多地流露出了对往昔报社风光时的怀念之意,“我们老一辈报人对报社都是有感情的,其实以前只做特产,也能活下去呀。” |
关键词:家族式,管理,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