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暴力,与其渲染不如柔软
据报道,日前贵州毕节一15岁留守学生被13名同学强行拉到学校旁小巷,遭围殴后死亡,事发疑因考试期间其未给同学抄袭。目前嫌疑人均被控制,案件仍在调查中。(7月18日新华网) 消息一出,“又是毕节?又是校园暴力?又是留守儿童?”成了网友追问最多的问题。一出出极端个案,不断在刷新和颠覆着人们的认知,也把某些地名勾勒得俨然封闭落后的代名词。 每一起孩子施暴的曝光,少不了大人们的围观。他们或在道德层面感慨起家庭、校园教育的双缺失,或愤怒着呼喊修法来“严惩凶手”,不过这些几乎囊括所有的应对之法,也没能阻止事件的一再发生。 校园暴力不同于“恶作剧”,升为法律议题固然能起到一定威慑效果。但就疗效而言,或许对“问题儿童”增添更多的柔软细节更能治本。在当前刑法惩戒难以介入的情况下,他们的改造最终必然要回归家庭,因此就离不开对这一成长环境的具体干预,唯此才能找到事故发生的症结。 要想未成年从“暴力阴影”中走出,就必须去倾听这些留守儿童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清楚他们的蜕变过程。没有这样的个体“还原”,恐怕“拯救”也只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动辄将问题上纲上线,只会加剧他们的叛逆心理。 同理,要给予及时准确的引导预防,也必须深入每一个“主角”,尽管存在着太多的共因可寻,但潜在的诱因往往也是独特的。他们走上歪路,绝不是一时兴起,同样帮扶也不可能一天达到。 关爱留守儿童、减少校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在寻求解决办法上,既不能过度渲染、急功近利,也不可讳疾忌医、隐瞒拖延。只有主动地、耐心地呵护,才能真正找到规律和破解良方。 |
关键词:校园暴力,留守儿童,恶作剧,主角,拯救 |
责任编辑:李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