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农科院苹果被偷:“禁果”就应该严防死守
日前,青岛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投入巨资、耗时6年培育成功的苹果新品种,一夜之间被人偷去大半。据他们测算,此次失窃,仅在青岛地区造成的潜在损失就达到上亿元。 板子当然首先要打在小偷身上。不管是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科研苹果”,还是普普通通的苹果,不是自己的就不能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摘了,不但违背道德,还违反了法律。 然而,研究所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小偷不知道科研苹果的价值,科研人员却深知利害。一旦失窃,损失的不光是市场机会,还有6年科研投入的心血。就此而言,把这些珍贵的苹果称为“禁果”也不为过。既是“禁果”,自然就不能不设防,而应该做好安保措施,严防被盗被毁。 研究所其实也是设了防的。果园围栏一共三层,除了栅栏还有铁丝网。但效果如何?苹果被偷恰恰证明防线还是不够牢固,还是没能跟它们的重要价值相匹配。 科研人员也说了,与科研价值相比,这些苹果本身的市场价值不算什么。换句话说,这些苹果的价值远大于吃。对于这样的苹果,普通的防盗措施恐怕还不够。据媒体报道,记者现场调查后发现,这些珍贵的果树周围铁丝网上方挂着的白色防护网,不少地方已经有了巨大的破洞。院内也没有任何显著标识,告知这里的果实“不能摘”。而周围的不少果园即便没有严密的防卫措施,但是好多都养了狗,外人一靠近便极其警惕地吠叫,但是果研所的培育基地却连狗都没有。守着“天价”苹果,安防措施还不如普通果园,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伊甸园的故事里,亚当夏娃偷吃了苹果,结果就“悲剧”了。如果上帝对“禁果”严加防守,即便有蛇的引诱,结局也可能会大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对于偷窃苹果的人,不但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不敢偷、不愿偷,还要扎紧篱笆、筑牢防线,使他们无从下手,偷不到。对于研究所管理者来说,现在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施行更严格的安保措施,设立更多宣传警示标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苹果的特殊性,这项工作该补上了。■封寿炎 |
关键词:禁果,农科院,悲剧,天价,果园,偷吃,科研人员,新品种,果茶,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