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家用锆石冒充钻石致消费者受损严重
法制网北京9月23日讯 记者余瀛波 记者今天从中消协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涉及珠宝首饰的投诉量同比上升4.7%,其中,反映珠宝销售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虚标等级含量的情况较多。 比如,一些商家标识笼统含糊,只标“玉”或“宝石”,未按要求标识具体宝玉石名称;一些商家将人工宝石或者经处理的宝石当做天然宝石出售;还有一些商家以低档宝石假冒高档宝石,比如用锆石冒充钻石、用石榴石假冒翡翠,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消费者投诉的有关情况,旅游景点经营者以各种方式向消费者兜售假冒伪劣珠宝首饰、欺诈消费者的情况并不少见。消费者要特别警惕那些打着高标低折的幌子,甚至常年超低折扣推销珠宝首饰的经营行为。同时,要理性对待售卖珠宝首饰的电视购物广告,尽量选择更有保障的大型综合性商场或珠宝玉石专卖店购买。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要向商家索取权威珠宝鉴定证书;要仔细查看珠宝首饰上的印记,掌握识别材质和纯度的基本常识;尽量选择更有保障的大型综合性商场或珠宝玉石专卖店购买;购物要索取正规票证,方便日后消费维权和接受售后服务。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正规票证的内容应当与珠宝首饰的标识一致,最好也将质量、材质等关键信息一一列明。国内市场珠宝首饰名称应当用中文表示,而不能是字母或者符号。 |
关键词:锆石,消费者投诉,商家,珠宝首饰,法制网,旅游景点,天然宝石,电视 |
责任编辑:景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