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清查走读干部过万 专家称造成诸多潜在腐败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教育实践活动中,干部“走读”问题成为专项整治重要内容。记者统计发现,全国共清查出“走读”干部超过万名。尽管各地尝试多种方法让“走读”干部“住”下来,但乡镇一级官员“走读”现象仍较为普遍。 3省份“走读”干部过千 所谓走读干部,即指干部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不在本工作行政区域内履行工作职责。记者梳理各地晒出的“成绩单”发现,全国31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查出“走读”干部10977人。 其中,力度最大的是黑龙江省。活动中,黑龙江省共排查出“走读”的乡镇干部4726人,已整改2350人,1人被查处。四川查出1746名“走读”干部,湖北1180人,河南513人,也位居前列。 此外,北京、上海、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表示,没有发现“走读”干部的问题;天津市则是印发了“走读”干部的有关规定,并未透露查处人数。 帮忙考核,易致机关内部腐败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表示,干部“走读”问题主要发生在乡镇一级机构中。乡镇一级干部有的家住县城,本人要么晚出早归,要么周一去单位上班、周五回家过周末,还有的忙于在上级机关单位走动,不在岗位。 专家介绍,近年来,走读现象弊端逐渐显现。一方面,一些乡镇干部只有在领导点名时见见面、点名后不露面,乡镇机关一下班就唱起了空城计,不能及时把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贯彻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走读”造成许多潜在的腐败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用公车接送上下班,增加了办公费用,造成了浪费,助长了特权思想;同时“走读”干部深入实际少,蜻蜓点水似的作风不利于推动工作的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地通过点名考核等方式加强了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监督,这也容易使干部通过向上级送礼等方式达到考核要求,导致乡镇干部内部之间形成腐败。(高扩) |
关键词:走读,腐败现象,成绩单,乡镇干部,教育实践,特权思想,领导干部,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