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微店”存交易监管隐忧 5分钟就能开一家
一个微信号,配上几张图片和简短文字介绍,就可以将自己的“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一悄然兴起的“微信开店”模式让不少人轻松圆了自己的“开店梦”。不过尽管店铺形式上和淘宝店类似,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微店”,往往是通过一些第三方平台寄居在微信上,并非经过微信官方审核,在店主资质审核和交易监管方面都存在隐忧。 支付无监管频遇“跳单” “买了一款唇彩,等了一星期没收到货,再联系卖家,已经没音信了。”电话那头,大三学生杨彩(化名)仍是有些困惑。让她有些不解的是,她身边的同学曾经在这家“微店”里买过东西,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状况。 细看这家化妆品微店的界面并不“山寨”,商品名目、价格一一在列,界面下方还标注着如何和卖家联系。可到了支付环节,店铺采用的却是“直接到账”模式。当杨彩把100多块钱的货款通过支付宝打到对方账户后,卖家绑定账户的银行卡立刻就能收到。“我反复给店主发微信,结果对方直接把我拉黑了。”杨彩说,虽然受损金额并不大,但仍是让她很闹心。 但当杨彩打电话给微信客服时才得知,这家“微店”是第三方开发者开发的,不属于微信官网,微信对该软件并无监管责任。记者在“微店”官方论坛上搜索发现,和杨彩有着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介绍,这类帮助个人开店的第三方应用往往规模较小,没有自己的支付平台,需要借助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过他们借助的只是对方的付款渠道,却没有自己的资金监管体系,简单说当发生交易纠纷时,没有类似‘货到付款’的缓冲地带。”鲁振旺表示,这和“微店”最初立足于朋友圈的熟人社交有关,“对不少店主来说,他们的顾客都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双方往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
关键词:微店,微信,监管 |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