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法制频道>>社会万象

百余老人被高利润回报诱惑陷集资陷阱 被骗2500多万

来源: 金陵晚报 作者: 2014-07-11 11:24: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闹市区“高大上”的写字楼,阔气的厂区、产业园,这些强大的企业实力吸引了不少老年人。他们在目睹了这些企业环境并得到每月3%的利润回馈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资金投入了这些所谓的科技公司。

几个月后,老人们没有拿到所谓的回报,却面对着人去楼空的局面。

300多老人陷诈骗圈套

涉案金额2000多万

今年2月的一天,已经60多岁的南京市民孙老先生来到南京新街口派出所求助。去年7月,他在其他老人的介绍下,到珠江路某写字楼中的一家企业参与投资。“说这家企业是搞起重机的,前景非常好,只要参与投资,每月能有3%的利息,这可比银行存款高多了。”孙老说。

和孙老一起的其他老人,不仅来到了企业气派的办公楼,去徐州看了规模很大的厂房。这些都让孙老对该公司坚信无疑,将自己所有的积蓄30万元投了进去。

根据双方约定,一个季度结一次利息。去年10月,孙老先生果然拿到了2.7万元利息。但到了今年1月,起重机公司表示,利息要推迟一些,让孙老先等一等。可是这一拖就过了春节,等孙老先生到公司要钱时,却发现这里已人去楼空,门口还有大量和他一样投资的老人。

民警初步判断孙老遭遇非法集资诈骗,之后又有人陆续报案,被骗者大多都是老人。经初步统计,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受害人300多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

警方经过调查后发现,在徐州确实有这样一家起重机公司,不过早在去年上半年,该公司就已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处于倒闭边缘。

今年4月下旬,该公司负责人李某和财务总监孙某被抓获。两人交代了自己的作案经过。原来,当企业资金断裂后,李某和孙某商量如何才能弄到钱补上公司的窟窿。很快,两人便想到了非法集资诈骗。他们来到南京,在闹市区写字楼租了一处地方开起皮包公司。

楼上楼下同时非法集资

原来有专业营销团伙

在侦办起重机公司非法集资案件的同时,该公司楼上又发生了一起非法集资案件。这是来自陕西的一家公司,自称是搞农业科技的。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向老年人推荐投资,承诺月利3%。不少老人跟着这家公司负责人去了陕西,看到了大片的核桃林,因此对这家公司的实力没有任何怀疑。

当老人们投入大量资金后,连一期利息都没拿到,这家公司就已经人去楼空。经过办案民警的统计,受害人有200多名,被骗金额500多万元。

不过让民警意外的是,其中不少受害人竟同时也在起重机公司进行投资。很快,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张某被抓获。根据他的交代,不少受害人的资料,他就是从起重机公司拿到的。

原来,两家公司实施的非法集资诈骗,其手法早已不是早期的公司老板亲力亲为,而是将整个业务外包给了一个营销团伙。巧合的是,两家公司雇佣的是同一个营销团伙,所以他们就串用了相关受害人的资料。据张某交代,这些人使用的都是假身份,连他也不知道幕后老板究竟是谁。不过,营销团伙收取的费用很高,一般是投资款的30%-50%。也正是因为有专业团队实施诈骗,张某等公司非法集资运作的周期很短,一般一两个月内便全部撤离,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老人最好骗

盲目轻信不服老

今年6月,南京玄武公安分局经案大队将实施诈骗的营销团伙抓获。这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常设人员3-5名,以北方人为主,大多能说会道。他们交代,作案时一般都会将老人作为目标。

“一方面,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比较好骗。”团伙头目陈某说,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利用了老年人的不服老的心理。现在不少老年人手里有钱,但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而他们又特别渴望资金增值。家中儿女担心老人被骗,往往劝告他们不要轻信相关投资理财信息,这反而让老人产生了逆反心理,觉得自己能够分辨是不是骗局。“所以,当我们给他说得天花乱坠,再加上看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后,他们便相信了。”

目前,两案的涉案人员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部分人员已被批捕。民警在工作中发现,现在不少闹市区的高档写字楼已经成为不法分子藏匿的“重灾区”。“他们租赁了光鲜的写字楼,也是为了让受害人产生错觉,提高其信任度。”民警说。(通讯员 杨维斌 记者 徐宁 南师大实习生 王彦为)

关键词:老人,受害人,非法集资,写字楼,重灾区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景一鸣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