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法制频道 >> 社会万象

勇做军队转型建设的先锋闯将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2017-05-23 17:27: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亮茫茫戈壁,初春的机场依旧透着寒凉。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身着飞行服正有条不紊地进入飞行前准备,这是他有人机改装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第7个年头,早已习惯了在方舱里看着数据驾驶战机。

从军37载,飞过6种有人机机型,48岁“高龄”主动改装,成为空军首批无人机飞行员。

近5年来,先后经历4次转隶,身随令动,从繁华都市转战东南沿海,如今扎根大漠戈壁。

一路西进,追寻着梦想的召唤,追随着改革的步伐,李浩笃定这条路通向无人机战场的未来。

不忘初心

西出阳关试剑

2011年2月,东北的春天还飘着雪。空军为推进新质战斗力建设,从部队选调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全面展开。

身为空军“王牌师”飞行尖子,当时的李浩,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即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飞行年限。

摆在他面前的路似乎很多:退休养老、转业安置、地方高薪聘请、改装无人机。

李浩坚定地选择改装无人机。

飞行近30年,李浩从初教机飞到高教机,再到战斗机,该有的艰辛,他都经历了;从普通单位飞到王牌部队,该有的荣誉,他也有了。

“李浩可选的路很多条,但他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好不容易盼到李浩停飞、过踏实日子的妻子张素娟不理解。

为了他那一句“我想继续飞,新组建无人机部队肯定需要人,多年积累的飞行经验正好派上用场”,张素娟不得不重新规划“退休生活”。

2013年李浩奉命参加某型无人机改装。2014年,他又随部队整建制转隶,扎根在天山脚下。

2014年7月,为完善无人机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军队战略转型,李浩所在部队转隶西北某地, 这已是几年里李浩第4次转隶调整,而且是驻地条件最差的一次。担心李浩想不通,一路与李浩相伴的部队副司令员李欣本想打电话做李浩的工作。没想到,刚说明事情原委,电话的那头李浩毅然表态: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只要组织上需要我飞,我就一门心思飞下去!

当李浩和战友们踏上这座四周空无一物、只长着一簇簇骆驼刺的机场,有的人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荒凉和无依无靠的孤寂,而李浩看到的却是内地机场无法比拟的净空条件和人烟稀少适合实战训练的自然环境。李浩做好了长期留下的思想准备。

从沿海到边疆,原本只是部队正常的转隶,却因与改革强军大潮同步而愈加壮阔。

回望来时路,李浩已距家数千公里,辗转行程超过10000公里,驻地设施越来越简陋,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

似乎每一次选择,都举重若轻;似乎每一次远征,都义无反顾。

转型重塑

雄鹰换羽高飞

当落日的余晖逐渐沉入苍茫大地,一天的飞行结束。李浩却迟迟没有走出地面站方舱,他戴着花镜,握着笔,端坐操控席,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比对着各种飞行数据。

从歼击机飞行员到无人机飞行员再到无人机飞行教员,李浩引以为傲的2.0鹰眼,架上了200度老花镜。

戴着眼镜的李浩,依然如他年轻时一样,眼神坚毅、目光灼灼。

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一字之差,随之而来的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知识结构的重塑、能力素质的跃升……

一道道无形的坎儿横亘在李浩面前,挑战着这位年近五旬“老飞”的极限。

转型关键在于换脑。凭着近30年飞有人机的经验,李浩原以为可以轻松上手,哪想这恰恰成了“拦路虎”,李浩需要彻底打破固有的“一人一机”思维模式,从零开始建构“多人一机”系统思维。

无人机是系统作战,需要飞行操控、任务载荷、等多席位数人协同配合。要想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必须全面掌握多个领域十几门专业知识、工作原理。

为了克服年龄偏大、记忆力逐渐退化的劣势,李浩把各专业要点编成顺口溜反复记忆,别人学一遍、他就学十遍甚至几十遍。厚厚的专业书籍被他翻得破旧不堪,到处都是胶带补丁和密密麻麻的手记,无论哪个知识点,只要有人问,他就知道在第几页第几行。

“我靠的就是强化记忆,经常整夜看书,为了提神,香烟抽了一包又一包,经常看书到凌晨两三点钟,搞明白一个问题,心里就特别舒服,有成就感。然后去冲个凉,睡得很踏实。”说这话的时候,李浩的眼里流露出幸福感。

无人机与有人机飞行操控最大区别是需要通过数据来感知飞行姿态。在有人驾驶飞机上,飞机的飞行姿态,飞行员可以通过全身所有的感观进行感知,能够凭借直觉瞬间作出判断。而对于无人机飞行员而言,对飞行姿态的感知,只能通过面前显示屏幕上不停变动的几百个数据来进行分析判断。这就要求飞行员对每一个数据,甚至是无人机整个系统的飞控逻辑都要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就相当于,把每个数字都翻译成空中场景,把地面方舱变成空中座舱,这也就是无人机飞行员必备的情景意识。”李浩这样形象地解释。

为获得这种情景意识,每次模拟飞行前李浩都提前1个小时到位,坐在方舱内反复体会,看数据对比飞行姿态、翻原理联想飞有人机时空中动作,最终练就了看屏幕数据就条件反射出飞机空中姿态的本领。

链路传输影响造成无人机飞行姿态延迟响应,李浩一改过去有人机实时操控习惯,对哪个按钮哪根手指按、什么时候按用多大力度按都进行了反复研究。这些看似苛刻的精准要求,却成为李浩徒弟们的学习宝典。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不断前行中,李浩成为了我军精准控制某型无人机第一人。

改装无人机以来,李浩先后主导突破了无人机操控和作战运用等多项重大技术难题,提出100多条建议反馈厂家,大大提升了我军无人机运用效能。

勇立潮头

担起强军之重

2012年空军举行“红剑”演习,作为首席飞行员的李浩,操纵无人机圆满完成侦查目标、高空拍照、实传图像等任务后顺利返航,标志着我军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融入作战体系。

2014年攻击-1型无人机首次参加全军演习、首次实弹攻击,李浩主动请缨。为完成任务,已过天命之年的他加紧准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2014年7月“和平使命”联合反恐军演,我军无人机作战力量首次在国际舞台亮相,面对多个国家参演观摩压力,李浩克服复杂电磁环境干扰,稳稳操控无人机对蓝军指挥部搜寻确认并首发制敌,有力展示了我国新型无人机作战实力。

2015年7月,我军新型无人机高原试验,李浩主动随部队奔赴海拔3700多米、昼夜温差20多度的高原某地,全程参与试飞任务,为新型无人机形成实战能力积累了第一手经验。

2016年5月,李浩所在单位携实装外出驻训,他加班加点和战友们研究特殊条件下的飞行方案,积极研练无人机体系运用实战方法,有效探索了无人机作战运用新模式。

为提高无人机作战能力,李浩带领团队完成了60余项课题,研练创新了4种作战样式和战法,提升了我军无人机实战化作战水平。

时不我待

身许大漠无悔

年轻的无人机飞行员陈永超是李浩带教的第一个徒弟。最近一年来,陈永超发现李老师走路越来越急,说话越来越快,甚至于已经着急得提前学完了下一个新机型的全部理论。李浩坦言:“那是我心里着急啊,我还想着赶在退休前再飞一种新机型呢。”

没有人知道,李浩到底在无人机事业上倾注了多少爱,但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他吃了多少苦。

从设施完备的航空兵部队到白手起家的戈壁荒滩,住进60年代留存的小平房,睡在硬板床,吃上大锅饭,一觉醒来,墙皮掉得满床都是,饭堂没盖好就蹲在背风处就着沙子吃,没有热水器,白天晒水晚上洗澡,被称为“大漠风情浴”。

“飞行就如同我的生命,除非身体不行了或者组织不需要我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生命。”李浩说道。

因为不想辜负改革强军大潮对自己的青睐,李浩几乎倾尽全部的热爱。

37年来,李浩心系强军伟业,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飞行事业中,带教过飞行员25名,有的已达龄停飞,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7年来,他几乎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在了无人机事业上,编写出《无人机训练条令》等多部条令法规供部队使用,发挥着部队战斗力“孵化器”的重要作用。

按理说,人都应该疲了、倦了、累了,但他却总觉得没飞够似的,每次看到头顶上战机飞过,总要站在底下看一会儿,眼神里流露出无尽的遐想……

评论

忠诚是军人的“标配”

当李浩即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最高飞行年限,都以为他将“安全着陆”时,他的另一番飞行事业却低调起航。当年大队长问他去不去无人机部队,他没问去向何处,一声“去”,干脆有力量!

当组织已确定李浩为选调最佳人选,征求他意见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行!没问题,让我去哪就去哪。”这是他的第5次转隶,也是驻地自然环境最差的……

总有超越利益之外的意义被追寻。那意义,便是忠诚的价值。忠诚,是伴随军人一路前行的“标配”,不可或缺又弥足珍贵。李浩那一声“去”,一句“行”,是内心深处的灵魂回响,是忠诚向党的精神之光,是信仰之花的党性醇香。军令之中有服从,利益之外有大局。如果说党叫干啥就干啥是军人最朴素的信仰,那么党叫干啥就干好则是军人忠诚党的事业最崇高的理想。

绝对服从彰显绝对忠诚。践行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推进部队作战力量建设,是检验军人对党绝对服从绝对忠诚的特殊考场,来不得半点讨价还价。勇当拥抱改革的“第一茬人”,不折不扣地干好当下事,方能在绝对忠诚的考场掂量出党性之纯。

征程,让一支飞翔的军种,心怀竞逐空天的梦与远方;忠诚,让一支飞翔的军种,不只竞逐空天的梦与远方。信仰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忠诚的誓言在心头激荡。莫再问改革强军路在何方,答案不在远方,其实在你我心上。我们支持改革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带上“标配”前行,不改初心,不惧迷茫,把阻滞发展的绊脚石化作前行的铺路石,勇毅前行。

关键词:情景意识,作战运用,军队,方舱,李浩,标配,我军,去,退休生活,王牌师

责任编辑:景一鸣

相关新闻

关闭